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薄膜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缘型薄膜开关,包括面板层、隔离层、电路层、底层以及金属弹片,电路层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限位通槽,隔离层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电极相匹配的插槽,隔离层中部开设有与两个限位通槽相匹配的装配槽,金属弹片包括盆装弹片,盆装弹片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插槽相匹配的L形插片,盆装弹片前后两侧均设有弧形弹片,两个弧形弹片均贯穿装配槽并分别装配在两个限位通槽内,通过设置两个插槽能够储存两个L形插片长期使用所产生的金属碎屑,避免两个主线因金属碎屑而自然导通,这样便能提升薄膜开关绝缘效果。
公开号:CN214336608U
申请号:CN202120765877.5U
申请日:2021-04-14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杨小林;吴小青;胡寅旺;张剑英;刘芳芳
申请人:Guangzhou Kay-Ee Membrane Keyboard Switch Corp;
IPC主号:H01H13-1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薄膜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缘型薄膜开关。
[n0002] 薄膜开关是集按键功能、指示元件、仪器面板为一体的一个操作系统。与传统的硅胶开关相比,薄膜开关具有外形美观、触感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电子测量仪器、工业控制、医疗设备、汽车行业、智能玩具、家用电器等领域。
[n0003] 薄膜开关通常由面板层、电路层和金属弹片组成,金属弹片设置在电路层与面板层之间,通过按压金属弹片,便能使电路层上的电路导通,这样的薄膜开关在长期使用后,由于金属弹片摩擦产生的金属碎屑会导致电路层的电路自然导通,绝缘效果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绝缘型薄膜开关。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绝缘型薄膜开关,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n0006] 一种绝缘型薄膜开关,包括面板层、隔离层、电路层、底层以及金属弹片;
[n0007] 所述面板层、隔离层、电路层和底层从上至下依次粘接连接,所述电路层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电极,两个所述电极分别电性连接有主线,所述电路层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限位通槽,所述隔离层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电极相匹配的插槽,所述隔离层中部开设有与两个限位通槽相匹配的装配槽;
[n0008] 所述金属弹片包括盆装弹片,所述盆装弹片安装在隔离层与面板层之间,所述盆装弹片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插槽相匹配的L形插片,所述盆装弹片前后两侧均设有弧形弹片,两个所述弧形弹片均贯穿装配槽并分别装配在两个限位通槽内。这样两个插槽能够储存两个L形插片长期使用所产生的金属碎屑,避免两个主线因金属碎屑而自然导通,这样便能提升薄膜开关绝缘效果;由于隔离层中部设置有装配槽,所以金属碎屑即便溢出插槽也会掉进装配槽内,所以两个主线依然不会因金属碎屑而自然导通。
[n0009] 所述隔离层中部还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装配有弹簧,所述弹簧上下两端分别与盆装弹片和电路层抵接。这样弹簧能够在弧形弹片的弹性减弱时,辅助弧形弹片回位,避免弧形弹片不能回位而导致两个电极自然接通。
[n0010] 所述面板层与金属弹片之间装配有胶垫。这样胶垫能够在使用者按压金属弹片时起到缓冲作用,以提升金属弹片的按压手感。
[n0011] 所述插槽中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缓冲槽。这样缓冲槽能够限位通槽内储存金属碎屑,避免金属碎屑在限位通槽内堆叠过高。
[n0012] 所述弧形弹片下端设有支撑片。这样支撑片能够增大弧形弹片与底层的接触面积,使金属弹片能够得到稳定的支撑。
[n0013] 所述L形插片下端呈U形弯折。这样L形插片下端呈U形弯折能够使L形插片最下端形成圆弧面,L形插片下端就能以一条线的方式与电极接触,这样就能减少L形插片与电极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磨损。
[n0014]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两个插槽能够储存两个L形插片长期使用所产生的金属碎屑,避免两个主线因金属碎屑而自然导通,这样便能提升薄膜开关绝缘效果。
[n0015]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n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绝缘型薄膜开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绝缘型薄膜开关实施例的分散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绝缘型薄膜开关实施例隔离层的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绝缘型薄膜开关实施例金属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n0020] 面板层1、隔离层11、电路层12、底层13、金属弹片14、电极2、主线21、限位通槽22、插槽23、装配槽24、盆装弹片3、L形插片31、弧形弹片32、弹簧槽25、弹簧15、胶垫4、缓冲槽41、支撑片42。
[n0021]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n0022]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绝缘型薄膜开关,包括面板层1、隔离层11、电路层12、底层13以及金属弹片14;
[n0023] 面板层1、隔离层11、电路层12和底层13从上至下依次粘接连接,电路层12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电极2,两个电极2分别电性连接有主线21,电路层12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限位通槽22,隔离层11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电极2相匹配的插槽23,隔离层11中部开设有与两个限位通槽22相匹配的装配槽24;
[n0024] 金属弹片14包括盆装弹片3,盆装弹片3安装在隔离层11与面板层1之间,盆装弹片3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插槽23相匹配的L形插片31,盆装弹片3前后两侧均设有弧形弹片32,两个弧形弹片32均贯穿装配槽24并分别装配在两个限位通槽22内。
[n0025] 两个弧形弹片32用于支撑盆装弹片3,同时两个限位通槽22能够对两个弧形弹片32进行限位,避免金属弹片14被按压时而前后移动;两个插槽23能够对两个L形插片31进行限位,避免金属弹片14被按压时而左右移动。
[n0026] 使用者按压面板层1下侧的金属弹片14时,盆装弹片3会下压两个弧形弹片32,同时盆装弹片3会带动两个L形插片31向下运动,使两个L形插片31分别穿过两个插槽23并与两个电极2接触,此时两个主线21便被金属弹片14导通。
[n0027] 两个插槽23能够储存两个L形插片31长期使用所产生的金属碎屑,避免两个主线21因金属碎屑而自然导通,这样便能提升薄膜开关绝缘效果;由于隔离层11中部设置有装配槽24,所以金属碎屑即便溢出插槽23也会掉进装配槽24内,所以两个主线21依然不会因金属碎屑而自然导通。
[n0028] 隔离层11中部还开设有弹簧槽25,弹簧槽25内装配有弹簧15,弹簧15上下两端分别与盆装弹片3和电路层12抵接。这样的结构,弹簧15能够在弧形弹片32的弹性减弱时,辅助弧形弹片32回位,避免弧形弹片32不能回位而导致两个电极2自然接通。
[n0029] 面板层1与金属弹片14之间装配有胶垫4。这样的结构,胶垫4能够在使用者按压金属弹片14时起到缓冲作用,以提升金属弹片14的按压手感。
[n0030] 插槽23中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缓冲槽41。这样缓冲槽41能够限位通槽22内储存金属碎屑,避免金属碎屑在限位通槽22内堆叠过高。
[n0031] 弧形弹片32下端设有支撑片42。这样支撑片42能够增大弧形弹片32与底层13的接触面积,使金属弹片14能够得到稳定的支撑。
[n0032] L形插片31下端呈U形弯折。这样L形插片31下端呈U形弯折能够使L形插片31最下端形成圆弧面,L形插片31下端就能以一条线的方式与电极2接触,这样就能减少L形插片31与电极2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磨损。
[n0033]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绝缘型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层、隔离层、电路层、底层以及金属弹片;
所述面板层、隔离层、电路层和底层从上至下依次粘接连接,所述电路层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电极,两个所述电极分别电性连接有主线,所述电路层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限位通槽,所述隔离层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电极相匹配的插槽,所述隔离层中部开设有与两个限位通槽相匹配的装配槽;
所述金属弹片包括盆装弹片,所述盆装弹片安装在隔离层与面板层之间,所述盆装弹片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插槽相匹配的L形插片,所述盆装弹片前后两侧均设有弧形弹片,两个所述弧形弹片均贯穿装配槽并分别装配在两个限位通槽内。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型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中部还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装配有弹簧,所述弹簧上下两端分别与盆装弹片和电路层抵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型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层与金属弹片之间装配有胶垫。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型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中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缓冲槽。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型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弹片下端设有支撑片。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型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插片下端呈U形弯折。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6608U|2021-10-01|一种绝缘型薄膜开关
CN201084596Y|2008-07-09|迷你型微动开关
CN202025665U|2011-11-02|一种开关悬臂及开关
CN201518285U|2010-06-30|汽车按键装置
CN203871229U|2014-10-08|一种电子薄膜开关
CN201060767Y|2008-05-14|微动开关
CN206711800U|2017-12-05|键盘按键结构
CN204965372U|2016-01-13|一种pcb组件
CN208834964U|2019-05-07|双控开关
CN206312997U|2017-07-07|一种弹簧辅助接触的电池座
CN210467658U|2020-05-05|一种高触感薄膜开关
CN210516555U|2020-05-12|一种凸起式电子薄膜开关结构
CN204732326U|2015-10-28|一种电子薄膜开关
CN106683932B|2019-01-01|键盘按键结构
CN210469260U|2020-05-05|一种触摸式操作器和推杆
CN212084877U|2020-12-04|一种智能电子换挡器手柄上的按键
CN209962927U|2020-01-17|一种带灯双控电源开关
CN209843569U|2019-12-24|自复位墙壁开关
CN211376478U|2020-08-28|一种超薄按键开关
CN202796562U|2013-03-13|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开关
CN205789643U|2016-12-07|一种薄膜开关
CN209675178U|2019-11-22|吹吸机双速开关结构
CN210489487U|2020-05-08|一种弹片式薄膜开关
CN201478168U|2010-05-19|一种单刀电源开关
CN201340938Y|2009-11-04|双排信号连接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765877.5U|CN214336608U|2021-04-14|2021-04-14|一种绝缘型薄膜开关|CN202120765877.5U| CN214336608U|2021-04-14|2021-04-14|一种绝缘型薄膜开关|
[返回顶部]